lingykong 发表于 2025-2-6 15:28:31

非正交晶胞使用VASPkit生成KPOINTS的计算规则

本帖最后由 lingykong 于 2025-2-6 16:07 编辑

在使用VASPkit生成KPOINTS时,我遇到了关于K点密度参数设置的问题。具体情况如下 (vaspkit使用请查看附件截图): 我已有一个非正交晶胞,参数: a = b = 5.13 Å,c = 35 Å,α = β = 90°,γ = 120°。Vaspkit计算得出倒空间晶格常数: 1.4133 Å⁻¹,1.4133 Å⁻¹,0.1795 Å⁻¹。K点密度给定: 0.025 2π*Å⁻¹。
根据VASPkit中关于K点取值的计算原理,在a和b方向上,N = round(1.4133 / 0.025) = 57;在c方向上,N = round(0.1795 / 0.025) = 7。 然而,使用VASPkit时,建议在a和b方向上设置N = 12,在c方向上设置N = 1。这与上述计算结果存在差异。 请问:VASPkit为何建议在a和b方向上设置N = 12,而不是57,而在c方向上设置N = 1,而不是7?是否有特定的考虑或我理解计算方法错误?

vaspkit 发表于 2025-2-6 19:52:24

对于六角结构,VASPKIT会强制设置a和b方向的K点是3的整数倍,N = round(1.4133 / 0.025/ 2 /3.1415926) = 9,至于强制输出12算法待改进。当c方向有真空层时,在c方向上强制设置为N = 1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非正交晶胞使用VASPkit生成KPOINTS的计算规则